各街道办事处,区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西安市高陵区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行动方案》已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西安市高陵区人民政府
2024年6月26日
西安市高陵区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持续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打造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21〕15号)《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市政办发〔2021〕43号)《西安市重点产业链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调整西安市重点产业链“链长服务制”“链主带动制”工作细则的通知》(市产业链办发〔2024〕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推动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优化布局、强化招商、壮大“链主”为抓手,坚持“龙头带动、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模式,落实“1155+N”推进机制,深入推进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全方位促进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能级、增强产业竞争力。
(二)主要目标。2024年,加快推动汽车制造、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三大支柱产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力争从52.3%提高到60%以上。2025年后,全区重点产业链总产值年均增速明显高于规上制造业平均水平,单位增加值能耗明显低于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培育5户以上年产值超10亿元龙头企业及一批专精特新、隐形冠军、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本地配套能力、产业链创新能力及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形成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业内一流、高陵特色的产业集群。
二、重点任务和推进路径
(一)推行实施“链长制”
1.明确重点产业链。贯彻落实省市“链长制”精神,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全面承接省、市级领导担任“链长”的5条重点产业链(重卡产业链、乘用车(新能源)产业链、航空产业链、输变电装备制造产业链、生物医药产业链),同时结合我区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工作实际,立足产业比较优势,筛选出新材料、石油装备制造、食品和农副产品等3条培育产业链。(牵头单位:区科技工信和商务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委、泾河工业园管委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农业农村和林业局)
2.确定完善推进机制。建立“链长+链主”推进机制,推行以链长为主、链主为辅的工作模式。各“链长”作为牵头人,主要负责统筹协调,推动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各“链主”根据自身需求形成“主要配套产品需求清单”,全面摸排辖区中小企业主导产品、产能规模、拟配套对象等信息,形成“中小企业产品供给清单”,营造产业生态,促进配套合作。5条重点产业链和3条培育产业链由区级领导担任“链长”。各责任部门作为具体实施主体,结合我区产业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等,设立产业链推进办公室,全力推进相关工作。(牵头单位:区科技工信和商务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委、泾河工业园管委会、区农业农村和林业局)
(二)加快产业链式创新
3.推动核心技术攻关。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制定产业链锻造优势长板重点领域清单、补齐弱项短板突破环节清单,提升在地配套率。支持“链主”企业参与省重点产业领域“揭榜挂帅”。充分利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资源,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深化校(院)地融合发展,加快实施一批重大技术创新项目。(牵头单位:区科技工信和商务局;配合单位:泾河工业园管委会、区发改委)
4.增强协同创新合力。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支持“链主”企业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资源和主体,组建创新联合体。鼓励创新技术和创新产品在产业链内优先推广使用。支持研发服务机构为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提供精准技术指导、研发支持、检验检测、运营管理等服务,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对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研发投入占比达到5%以上的企业,给予资金奖补。(牵头单位:区科技工信和商务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委、区投资合作局、泾河工业园管委会)
(三)推动企业链式发展
5.支持产业链企业做强做大。每条产业链梳理1—2户头部企业,同时积极招引新的头部企业,鼓励头部企业按照“龙头带动、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模式,推动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增链、稳链。实施企业扶持计划,对新引进的汽车、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及新兴产业类项目和产业链“龙头”企业,区政府按照“一事一议、一企一策”进行政策扶持。(牵头单位:区科技工信和商务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委、区投资合作局、资源规划高陵分局、泾河工业园管委会)
6.推动上下游企业融通发展。推动“两化融合”,加快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普及,促进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深化应用。培育壮大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提升产业链企业专业化水平。(牵头单位:区科技工信和商务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委、区投资合作局、区金融工作服务中心、泾河工业园管委会)
(四)全面构建链式融合
7.加快产业链布局调整。依据全区产业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结合辖区区域比较优势及主导产业定位,优化调整园区链式布局,统筹布局企业新增产能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着力引育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转向系统等产业链配套企业,形成定位明确、产业集聚、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格局。加快食品产业园、中医药产业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等专业园区的能级和承载力。(牵头单位:泾河工业园管委会;配合单位:资源规划高陵分局、区科技工信和商务局、区投资合作局)
8.推动产业链融合发展。引导制造业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鼓励服务型制造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延伸。聚焦三大支柱产业,鼓励产业链企业积极开展跨省域及国际产能合作,加强产业链协同合作发展。深化央地融合,加强与央企集团战略合作,争取国家重大项目落户高陵。重大项目自正式签订招商引资合同之日起两年内完成全部投资的,给予500万元资金支持。(牵头单位:区科技工信和商务局、区发改委;配合单位:泾河工业园管委会、区投资合作局)
(五)聚焦聚力链式招商
9.围绕链条精准招商。围绕现有“链主”企业,按照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进行定向招商,积极招引新的“链主”企业和头部企业,探索大规模、成建制、全链条引进产业集群。依托丝博会、欧亚经济论坛、硬科技大会等平台,引进一批技术先进、竞争力强的行业骨干。绘制产业链全景图谱,建立政府部门、龙头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项目招商机制,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积极参与市级部门、其他开发区和社会力量协同的项目招商机制。(牵头单位:区投资合作局、区科技工信和商务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委、泾河工业园管委会、区农业农村和林业局)
10.创新服务引智招商。建立健全高效便捷的产业链人才引进培育机制,加快引进一批产业创新团队和优秀企业家、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发挥职教中心作用,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培养技能型人才。实施“先进制造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每年组织3—5批领军人才赴先进制造业发达地区培训学习,或邀请先进制造业发达地区领军企业家、专家教授来我区授课。组织与先进制造业发达地区企业协作对接,促进两地企业家在发展理念上接融,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上接轨。(牵头单位:区委组织部、区投资合作局、区科技工信和商务局;配合单位:区人社局、泾河工业园管委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2021年12月,区委区政府成立了区重点产业链提升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统筹安排部署全区重点产业链提升工作。根据省市最新要求及我区职务调整,本次对领导小组组成进行了调整。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科技工信和商务局,负责产业链提升日常工作。成立产业链服务团,邀请领军人物、院士专家、行业协会、高校及科研院所、银行及金融机构、平台组织等积极参与,建设产业链大脑,为产业链提升提供智力支撑。(牵头单位:区科技工信和商务局;配合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二)建立工作机制。贯彻落实“1155+N”推进机制,每个产业链制定一套产业链提升工作目标;绘制一个产业链全景图谱;建立领导带头、纵横联动、联席调度、信息通报、考核评价五位整体推进机制;各产业链实行一位领导、一条产业链、一个工作专班、一套工作方案、一支专家服务团的“五个一”工作机制。
制定“N张清单”:“链主”企业清单、产业龙头骨干企业清单、主要配套企业清单、锻长板重点领域清单、补短板突破环节清单、“卡脖子”关键产品技术攻关清单、可招引的省外头部企业清单、该领域领军人物及院士专家清单、可合作的市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清单、可对接的市内外投行基金清单、重点产业链区域布局清单、重点项目清单等。(牵头单位:区科技工信和商务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委、区投资合作局、泾河工业园管委会)
(三)加大政策支持。全面贯彻落实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有关政策措施,持之以恒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产业链发展提供全链条、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牵头单位:区科技工信和商务局;配合单位:区政府办、区发改委、区投资合作局、区农业农村和林业局、区财政局、区数据和行政审批服务局、泾河工业园管委会)
(四)强化要素保障。优先保障重点产业链生产要素供给,在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中,新供应工业用地不低于1000亩。坚持“亩均论英雄”,盘活低效用地1000亩以上,为工业发展留足空间。实施重点企业分级管理,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错峰(错时)生产时优先保障环境绩效水平高的先进制造业企业不停产或少限产。(牵头单位:资源规划高陵分局、生态环境高陵分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委、区科技工信和商务局、泾河工业园管委会)
(五)加强运行监测。定期召开调度会,协调推进重点工作,解决重大问题。建立重点产业链运行监测体系,加强对“链主”企业动态监测,统筹做好产业链运行分析研判。及时跟踪重大项目推进、重点企业招引、技术创新实施,加强政策落地评估,为科学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撑。(牵头单位:区科技工信和商务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委、区投资合作局、泾河工业园管委会)
(六)推动工作落实。各产业链责任部门要围绕产业链提升工作总体目标,细化分解工作任务,按季度报送进展情况。全力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按年度对产业链提升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评估,涉及政策兑现的,依据《西安市高陵区支持工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及时兑现,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牵头单位:区科技工信和商务局;配合单位: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附件:1.西安市高陵区重点产业链提升工作领导小组
2.西安市高陵区产业链“链长制”工作细则
附件1
西安市高陵区重点产业链提升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张水利 区委书记
邹晓刚 区委副书记、区长
副组长:马志胜 区委副书记
李 斌 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张跃进 区委常委、副区长
荆 瑾 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李亚省 副区长
薛 霞 副区长
张敏涛 副区长
樊晓峰 副区长
谭胜利 区政府党组成员、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泾河工业园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兼)
成 员:张旭阳 区委办主任
王玉红 区政府办主任
张 侠 区发改委主任
王东强 区财政局局长
冯鹏华 区科技工信和商务局局长
曹显锋 区统计局局长
张 军 区农业农村和林业局局长
童敏辉 区投资合作局局长
高 立 区数据和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
胡建莉 区卫生健康局局长
黄 帆 资源和规划高陵分局局长
杨 斌 区金融工作服务中心主任
邢 强 生态环境高陵分局副局长(主持工作)
周 源 泾河工业园党工委副书记
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安排部署全区重点产业链提升工作,研究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督促指导有关重要事项的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科技工信和商务局,办公室主任由冯鹏华同志兼任。
附件2
西安市高陵区产业链“链长制”工作细则
为全面深入贯彻省、市关于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的意见要求,建立区领导挂帅联系重点产业链工作机制,推进我区产业链“链长制”实施,特制定本工作细则。
一、组织机构
高陵区重点产业链提升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产业链“链长制”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产业链提升办”)设在区科技工信和商务局,负责实施“链长制”日常协调工作。
实施5条重点产业链“链长”负责制,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积极对接省、市级“链长”,统筹做好产业链指导、协调、服务工作。每条产业链成立一个工作专班,负责具体落实省、市“链长”确定的各项任务。同时,结合我区产业实际,培育3条区属特色产业链。其它有关部门为“链长制”实施、“链长”开展工作提供业务支撑,全力推进各项工作。
二、工作职责
(一)“链长”工作职责。“链长”对牵头的产业链提升工作负总责。负责制定各产业链提升工作目标,围绕产业链上企业、项目、平台主体开展服务活动,形成工作闭环,研究和协调推动产业链提升发展。
1.建立机构。由“链长”领衔,以“链长制”责任部门为主体,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专家参与,组建产业链工作专班及产业链专家服务团。
2.主动对接。积极与省、市级“链长”联系,对接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部署年度及阶段性重点工作,推动各项任务完成。
3.统筹协调。聚焦产业链断链断供风险和补链、强链、延链、增链、稳链需求,组织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急用先行、合作招引、科技攻关等重点项目,协调解决影响产业链发展以及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间的重大问题。
4.促进合作。协调产业链上企业组建企业共同体、产业联盟等合作组织,推动协同创新、协同发展,进一步优化、稳定产业链供应链,营造良好产业生态。
(二)工作专班工作职责。负责落实“链长”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协调产业链发展具体工作。
1.明确目标。制定本产业链“链长制”实施细则,明确发展目标、年度工作方案和重点工作任务等,建立工作台账,细化工作举措,推动各项工作按时序进度完成。
2.加强协调。加强与省、市级工作专班的沟通对接,及时了解工作动态和下步工作计划。主动与产业链提升办对接,按时报送产业链工作推进情况,重大事项及时报告。经常性与“链主”企业对接,及时掌握产业链发展情况,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3.调研摸排。配合“链长”开展产业链发展情况调研,摸清产业链发展底数,找准提升工作发力点。常态化开展产业链断链、断供风险摸排,及时掌握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增链、稳链需求及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
4.绘制清单。按照“1155+N”行动要求,制定产业链提升方案、图谱及“N张清单”。
5.推广经验。积极总结在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增链、稳链等方面的典型做法、先进经验,及时向产业链提升办报送。
6.落实任务。完成领导小组及“链长”交办的其它任务。
(三)“链长制”其它支撑部门工作职责。配合各“链长”及工作专班,做好重点任务落实;制定本单位年度产业链提升工作计划,每季度向产业链提升办报送工作推进情况,年底报送工作总结;配合完成与部门职能有关的其它产业链提升工作事项。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实施“链长制”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打造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增强产业链韧性,推动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链长制”落细落实,把产业链做大做强,全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二)建立工作机制。建立领导带头、上下联动、联席调度、信息通报、考核评价5方面整体推进机制,加强工作调度,研究解决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各产业链结合实际情况,成立相应工作专班,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加强对接,确保任务落实。
(三)加强工作推进。产业链提升办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究解决落实“链长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各“链长”和责任部门根据需要,自行组织调度会,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对工作中出现的“难点”“堵点”问题及时研究协调解决,重大事项及时报告。
(四)强化督导考核。产业链提升办牵头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对各责任单位的产业链提升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督导考核,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及时反馈存在问题。